「漱石山房」則兼容並蓄了眾多哲學家、小說家、評論家,而且均是夏目漱石的門生,性質與一般沙龍截然有異,類似私塾。
時值以色列與哈瑪斯開戰後,與伊朗有關聯的武裝勢力攻擊航行紅海船隻,使得這個關鍵航道緊張升溫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
馬士基因此將旗下所有通過紅海的航運暫停48小時。新聞來源 馬士基船舶暫停通過曼德海峽 美擊沉葉門叛軍3艘船(中央社) 馬士基貨輪遇襲後 伊朗軍艦艾布士號傳已進入紅海(中央社) 延伸閱讀 中國「反美至上」卻逐漸丟失該有的機會,只能在「紅海危機」當個旁觀者 葉門叛軍為何在紅海攻擊貨船? 歐亞航運要大亂?6個QA看「蘇伊士運河」危機 紅海危機延燒:伊朗駁斥協助葉門叛軍「青年運動」攻擊商船指控,美國發起多國護航聯盟確保航道安全 避免紅海航線受攻擊,20多國加入美國為首的「守護行動」:誰還沒有表態?背後有哪些考量? 紅海貨輪遭受葉門叛軍攻擊,為何引發油價上漲擔憂?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馬士基集團31日說,旗下「快桅杭州」貨櫃船在航經曼德海峽時,通報被一枚飛彈襲擊,快桅杭州似乎並未受損。馬士基船舶暫停通過曼德海峽,美擊沉葉門叛軍3艘船 (中央社)航運業巨擘「馬士基集團」(Maersk)31日說,葉門叛軍攻擊集團一艘商船後,馬士基旗下船舶將暫停通過紅海(Red Sea)曼德海峽(Bab al-Mandab Strait)48小時。艾布士號過去一直屬於伊朗海軍第34艦隊。
美國軍方則宣布擊沉在紅海襲擊貨櫃船的3艘葉門叛軍船隻。根據伊朗國營英語電視台《新聞電視台》(Press TV)報導,艾布士號最早在2015年便曾在印度洋北方的亞丁灣和曼德海峽巡邏。目前,位在上野谷中的同一家店仍營業中,恐怕是日本現存唯一的愛玉專賣店。
在1941年發行的《趣味的台灣》(宮川次郎著)裡,發現了關於愛玉的有趣敘述。是台灣民眾和這個植物救了我一命啊。(中略)不管是仙草或是愛玉,都有它特殊的風味,非常適合作為熱帶地區的清涼飲品。(前略)我走在路上,B出版社的女編輯跟我打招呼,於是我們在谷中警察署旁的店,點了以前令人懷念的〔愛玉子〕來吃。
小時候,我在淺草六區的松竹座小巷的店裡經常吃得到愛玉,現在只剩下這家店了。從以前到現在,愛玉是台灣人的共通記憶之一。

鐵盆內有薄薄的一層水,裡面放著琥珀色的方塊愛玉凍。〔愛玉子〕是台灣特有的藤本植物,把它製作成如寒天般的果凍,淋上獨特的糖漿即可食用。不過,除了小部分人,吃愛玉的飲食習慣尚未在日本扎根,作為甜點來販售的商店也是少之又少。其特徵是雌雄異株,愛玉花需依靠愛玉小蜂來授粉才能結出果實。
另一方面,也有很多路邊攤提供位子,可以當場吃愛玉。距離上一次吃〔愛玉子〕,已經相隔半世紀之久。不過,淺草的那間店即使是冬天也照常營業,只能用壯觀來形容。愛玉小蜂在氣溫低的日本無法存活,因此沒辦法栽種。
在日本,沒有植物或甜點之分,通稱為「愛玉子」。聽說這位商人把果實帶回家,讓15歲、名叫愛玉的女兒販售此凍狀物,大受好評,因此以女兒的名字命名,稱之為愛玉凍。

由牧野命名,在二戰前的日本也被廣泛食用的愛玉,到了戰後漸趨式微,不知不覺中銷聲匿跡。(後略) 我想起了1970年代在台灣度過的童年記憶,每到夏天,傳統市場一定會看到一塊塊整齊排列的愛玉凍。
(前略)內地寬廣,十幾年前開始,在東京淺草公園出現此專賣店,不知不覺中開了第二家,甚至在神田神保町也有一家的樣子。愛玉的稀有價值逐年上升,價格也跟著上漲,因此考量到高成本和製作費工,有不少店家在製作愛玉時會混入寒天或明膠(又稱吉利丁),吃起來完全比不上純天然愛玉的獨特口感。愛玉的成分幾乎是水分,100公克僅有2卡路里的熱量,不管是聞起來或是吃起來的味道都很清淡,所以很適合搭配其他東西來食用,滑順入喉的口感,用吸管也可以輕鬆吸上來,因此成為飲料店和剉冰店的經典配料。如果上述內容屬實的話,可知1930年代已經進入日本,而且有專賣店。想要買多少,就請老闆切塊,然後裝入塑膠袋,方便攜帶。他發高燒時,原住民用植物果實做成果凍狀的食物給他吃
甜味部分有黑糖、上白糖、蜂蜜等的差別,也可以加入檸檬汁食用,建議讀者可以多走訪一些店,試試味道,找出自己喜愛的口味。去到路邊攤、菜市場、夜市等地方,經常會看到愛玉專賣店,一杯只賣40元(約200日圓),名店的話,出現大排長龍的人潮也不足為奇,就連在超商也買得到。
有植物種子浮在水面上,以水洗之,開始凝固成凍。由100%愛玉子加工製作的純天然愛玉,放置一段時間後,在果膠酵素的作用下會解離出水(離水現象),愛玉凝固後會越變越小塊。
在1941年發行的《趣味的台灣》(宮川次郎著)裡,發現了關於愛玉的有趣敘述。在日本,沒有植物或甜點之分,通稱為「愛玉子」。
點餐之後,會切成小方塊放入碗裡,淋上糖水之後端出來。近年,伴隨著對健康意識的提高,也重新認識愛玉的功效。小時候,我在淺草六區的松竹座小巷的店裡經常吃得到愛玉,現在只剩下這家店了。很多人因為《爛漫》一劇而知道牧野富太郎這號人物,也有旅行社業者或者飯店推出高知縣旅遊行程「走訪牧野富太郎淵源地」等,掀起了一股熱潮。
在學術上,被分類為桑科榕屬的藤本植物,是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高地的台灣固有種。是台灣民眾和這個植物救了我一命啊。
」 由此可知,原住民之間食用的愛玉,在當時已經普遍為人所知。順帶一提,關於這個可愛名稱「愛玉」的由來,根據1921年文人連雅堂(1878-1936 年)所著的《台灣通史》記載,清朝有位商人從中國大陸福建省來到台灣,因為口渴,掬飲流經嘉義的河流溪水,涼沁心脾。
由牧野命名,在二戰前的日本也被廣泛食用的愛玉,到了戰後漸趨式微,不知不覺中銷聲匿跡。(前略)我走在路上,B出版社的女編輯跟我打招呼,於是我們在谷中警察署旁的店,點了以前令人懷念的〔愛玉子〕來吃。
想要買多少,就請老闆切塊,然後裝入塑膠袋,方便攜帶。愛玉小蜂在氣溫低的日本無法存活,因此沒辦法栽種。〔愛玉子〕是台灣特有的藤本植物,把它製作成如寒天般的果凍,淋上獨特的糖漿即可食用。(前略)內地寬廣,十幾年前開始,在東京淺草公園出現此專賣店,不知不覺中開了第二家,甚至在神田神保町也有一家的樣子。
翌年,在東京帝國大學擔任助手的牧野,以學術調查團成員的身分被派遣到台灣。他發高燒時,原住民用植物果實做成果凍狀的食物給他吃。
文:一青妙 在NHK晨間劇登場的台灣甜點 「老師,請問這個植物的名字是什麼?」 「愛玉子。回到家後,父母會把砂糖或蜂蜜水放入剉冰和愛玉上面,當作孩子的點心,這樣的台灣人應該不計其數吧。
另一方面,也有很多路邊攤提供位子,可以當場吃愛玉。在池波正太郎(1923-1990年)的連載《銀座日記》裡,也出現了愛玉。 |